公司檢修機器人“問診”城市地下管道
發布時間:2020/8/13 9:14:36 瀏覽次數:2828
隨著一個長80厘米、寬20厘米的“檢修模型車”開入城市地下管道,路面上“駕駛員”通過IPAD就能實時觀看檢測畫面。這是8月6日在機械租賃公司“市政環保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”運用現場的一幕。自從用上這項猶如照CT一樣方便的技術,檢查地下管網就不再開挖路面,還能節省5倍工期,降低3-4成的成本。
運用該技術的成都污水處理廠項目深圳路污水管道,總長6公里,地下最深處達6米。作為西部地區最大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,未來這里將承擔醫藥生物用水、生活污水等污水處理,對污水管道平穩運行要求很高。檢修時,過去往往需要大費周章地挖開路面,人工檢修還得直接下井,容易出現地下空間有害氣體中毒、無法精準判斷管道病害等問題。
針對這一行業通病,公司引入先進的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,包括管道檢測機器人、桿式潛望鏡、紫外光固化修復車、吸污車等非開挖管道修復設備。
運行時,檢測機器人率先進入城市地下管道,通過360度旋轉攝像頭獲取管道內壁全景圖像。接著再把樹脂等修復材料推到管道破損位置,結合紫外線固化技術,加快修復材料的固化成型。“過去就是人工檢測,現在相當于拍個CT就能找到癥結,再用機器為管道內壁穿衣服,修復速度更快,效果也更好。”現場管理人員母淞文說。
自從用上這個管道非開挖修復技術,過去傳統開挖管道一個月完成的工作量,現在大概4天就能完成,成本還可降3-4成,尤其適用于老舊管道集中的城市市中心、文物建筑等區域管道檢修。